眾所周知,肺癌是一種兇險的疾病,據統計,肺癌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首位。在我國,肺癌分別高居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的第一、第二位,死亡率均居首位。都說談癌色變,但是面對疾病,應保持客觀理性的認知,知己知彼,才能做到有的放矢。今天我院專家來給大家講一講關于肺癌的那些你必須知道常識——
肺癌的病因
目前,醫學界普遍認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。研究表明,香煙中包含超過200種致癌物質,吸煙可使發生肺癌的風險平均增高4-10倍,重度吸煙者則可增高達10-25倍,相比而言,不吸煙者發生肺癌的風險較低。在調查中還發現,吸煙量與肺鱗癌的發生呈現明顯的線性關系,而與肺腺癌關系不明顯。調查的同時還發現了被動吸煙的危害。妻子不吸煙而丈夫吸煙,隨著與丈夫共同生活年限的增加,妻子肺癌的發生率也出現明顯的升高。
除吸煙以外,各種粉塵等也是潛在的風險因素;職業暴露,如建筑業、采礦業的工作人員,長期接觸鈾、鐳等放射性物質以及無機砷、石棉、鎳、鉻等物質的工作人員等;肺部慢性疾病患者,如肺結核、矽肺、塵肺患者等發生肺癌的比率也明顯高于普通人;其他因素,如家族遺傳、免疫功能失調和電離輻射等也屬于危險因素。所以,在面對潛在危險因素時,應盡可能做好防護工作,將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。
目前關于癌癥發生原因的調查結果還顯示,在全部癌腫患者中約1/3是由于營養因素造成的。維生素A和它的類似物與上皮分化有關,當食物中缺少維生素A類物質,個體對于致癌物敏感性增強。反之補充天然維生素A類物質,可增強人體的防御化學致癌的能力。也有調查材料表明,肺癌患者的維生素A類物質正常,但是維生素E、維生素B2存在不足,其次是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存在不足。
肺癌的分類
根據病理結果,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(SCLC)和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,后者又包括腺癌、鱗癌、腺鱗癌、大細胞癌等 。
一般而言,就我國實際統計調查的結果看,肺癌中腺癌和鱗癌都是發病最多的,以后的排列順序是小細胞癌、大細胞癌和腺鱗癌。北京的調查材料顯示,肺癌中腺癌42.5%,鱗癌42.2%,小細胞癌10.1%,大細胞癌2.2%,腺鱗癌2.2%;上海的調查材料顯示,鱗癌43.0%,腺癌37.6%,小細胞癌8.5%,大細胞癌8.6%,腺鱗癌2.2%。需要引起重視的是,近20余年來我國肺癌中腺癌的發病率較以前有明顯增高,女性肺癌患者中,腺癌所占的比例更大。男女性肺癌的發病比例在10年前是8:1,現在則變為3:1。
肺癌常見表現
咳嗽:咳嗽是最常見的癥狀,多為刺激性嗆咳/干咳 (占比35-75%);
? 痰中帶血或咯血:多為血絲或血塊樣痰,嚴重可出現大咯血 (占比約30%) ;
? 描述有“岔氣”樣胸痛:為腫瘤侵犯胸壁或阻塞性肺炎所致 (占比約25%);
? 近期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無力、體重減輕、隱約胸痛不適、胸悶、氣促:多見于中央型肺癌,常因腫瘤阻塞氣管或胸腔積液引起 (占比約10%);
? 聲音嘶?。阂月曀粸榈谝恢髟V,常伴隨有咳嗽,是提示肺癌的一個信號,預示癌癥已偏晚期(喉返神經受壓或侵犯) (占比5-18%) ;
? 發熱:多為38℃左右,多發生在下午和晚間 (占比20-30%) ;
? 無任何癥狀:占比5-10%,往往通過體檢發現病灶;
? 轉移癥狀:腦、骨、肝、腎上腺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,頭痛、抽搐、骨痛及肝區疼痛等;
? 副腫瘤綜合征:肌無力綜合征、皮肌炎、副腫瘤邊緣葉腦炎以及低鈉血癥等。
【專家提示】
近30年來肺癌發生率增長較快,發現較晚的病例存活率明顯降低,對于那些年齡大于40歲,每天一包煙且抽了20年的煙民,當出現長期刺激性咳嗽、咯血、胸痛或者聲音嘶啞時應盡快就醫,以免貽誤治療。
其實在醫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,肺癌的發現率、治療率和存活率,較以前均有顯著提高,早期肺癌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可達90%。因此,每年按時體檢,按時做胸部CT,在疾病尚未出現癥狀時就將它篩查出來,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。
預約掛號咨詢電話:
0631-5712222(工作日工作時間受理)
腦血栓科咨詢電話:
0631-5165266(工作日工作時間受理)
投訴電話:
0631-5712222(工作日工作時間受理)
0631-5712222(非工作時間受理)
威海瀚正醫院
訂閱號
威海瀚正醫院
服務號